http://cyclingtime.com/tw/documents/3774.html
生產線上層層把關:崑藤花鼓
鎖定細節,深度瞭解這個低調而關鍵的角色
有自行車就有花鼓,車手踩下踏板之後,從曲柄、大盤、鏈條、帶動飛輪,花鼓、鋼絲,每個職位環環相扣,由內而外,輪組方能開始運作。迄今,「花鼓」這項零件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。深入探討,我們拜訪崑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,由總經理陳浚欽本人現身說法,超過一甲子的製造經驗,傳授給單車時代的車友們。
控管品質,陳總親自坐鎮產線,對花鼓的製程如數家珍
崑藤的廠區同樣位居中台灣的自行車重鎮
你不知道的花鼓內部
首先,花鼓的結構又分為「散珠式」和「封閉式」兩種,前者為鋼珠在碗槽裡運作,騎乘中會有明顯的聲響,阻力相對較高;而封閉式的花鼓,在內、外環均使用軸承鋼,搭配熱鍛、研磨的過程,由於加工條件的不同,運轉的流暢度也不一樣,陳總說:「兩者就像產業道路與高速公路的差別。」
分解散珠式花鼓 ©dno1967b
軸距大小有來頭
花鼓強度的來源之一,為其軸距。以負責驅動的後花鼓來說,公路車軸距為130mm、登山車再寬一些,為135mm,讓車友應付山林間的衝擊。無需棘輪座的單速車軸距較短,介於110~120mm之間,但還是必須保有一定的長度,才能應付踩踏的扭力考驗。
輪距的長短,是一般車友容易遺漏的小重點
採訪當中,產線上的員工正忙著組裝、出貨
從花鼓向外延伸,鋼絲的長度與交叉的數量,決定使用者的需求,不過,若想達到「扭力」的要求,必須找到最大力矩,配合交叉的編輪方式來解決。除此之外,陳總強調,鋼絲頭與花鼓的鼓孔也要貼合,方能達到高強度的需求。
絕對的精準是品質的要求
我們好奇,那麼一組花鼓的好壞該如何檢驗呢?陳總舉例,有當過兵的就知道,花鼓的品質檢驗就像打靶一樣,準心和瞻孔要在同一條線上。同理,花鼓內徑的中心點必須在同一條線上,稱為同心度;側面觀察兩側的培林,需呈現貼合的狀態,稱為增圓度。X軸、Y軸的垂直度,以及加工的R角,透過精準的圖面設定,搭配製程中的技術掌握;舉凡廠內的人員、刀具,到切削角度、程式設定等,每一項環節都會影響成品的良莠。
「花鼓內徑的中心點是否達到『同心度』的要求?」
「兩側的培林『增圓度』夠不夠準確?」
除此之外,製程中必須要求鋁合金原料的純度,否則生產出的花鼓,在強度上會有落差;再來就是人為組裝與品質管控的問題,低價車在通勤尚可接受,但有心投入自行車運動的你,購買前記得向店家諮詢產地,愛車的小細節,會是速度遊戲的決勝關鍵。
鍛造前後的鋁錠與花鼓雛形
鍛造成型前、後,的花鼓的原料,讓鋁合金的強度更高
經過車床、銑床的花鼓,還沒陽極處理,外觀已閃閃發亮
除了側向推力之外,同時模擬鏈條,考驗花鼓的中心折斷點
120公斤伺候,測試花鼓「硬頸」與否
花鼓,又名「輪軸」,一台車的運轉,花鼓和汽車引擎一樣,扮演低調而關鍵的角色。低價單速車花鼓的圖面設計並無不同,但軸心加工與材質是台灣花鼓的精髓所在。陳總告訴我們:不僅強調花鼓的強度,崑藤更掌握鋼絲、輪圈與組輪的過程,為每一件輪組的品質把關。
通過重重測試,屹立60年的老字號,崑藤對品牌自有一套堅持